影片库
给帕西瓦尔提供宣泄天才和创作欲望机会的如斯特是地下夜总会的经理。相比自己沉湎于音乐世界又温柔内向的童年玩伴,如斯特名副其实地像只骄傲华丽的公鸡,夜夜笙歌美酒佳人就是他梦想中的一切,人生只在乎揭幕与谢幕之间那段高潮迭起纵情欢乐。
爱上了年轻的歌女安吉尔,帕西瓦尔意识到自己必须在梦想和父亲中选择。一个人选择太痛苦,帕西瓦尔用自己的理想感动及时行乐主义者如斯特与他同行,让他明白他们的天才和使命是为了在更广阔的音乐天地里开辟自己的风格、影响一个音乐时代。
两个年轻的音乐人走出了民风保守的乔治亚州。他们为梦想和爱踏上的路印证了30年代美国黑人音乐发展的轨迹。
◇ 幕后制作
不断变化的档期安排、主演二人单飞的传闻不绝于耳,《爱德怀德》的发行无论对OUTKAST的粉丝还是片方都算是了却了悬在心头两年的一桩大事。《爱德怀德》也因为它的歌舞题材和全黑人组合在暑期档中极为耀眼。
影片的主演正是来自亚特兰大的饶舌组合OUTKAST两位成员,这两位曾获两次格莱美音乐奖的当红饶舌明星在片中扮演和自己身份相当吻合的黑人音乐人,但对比起《8英里》和《要钱不要命》这类传记片,OUTKAST无意模仿同行EMINEM们年纪轻轻就策划回忆录,编剧兼导演-更是OUTKAST御用MTV导演-布莱恩·巴伯量身订造的故事发生在美国30年代的舞台,一个处于保守和开放、禁锢和爆发夹缝的时代,而那个时代正好是黑人音乐发展而成的爵士乐遍地开花的时代,帕西瓦尔和如斯特的励志故事发生得极具戏剧性和典型了。
故事萌发的前传是1998年刚凭专辑“Aquemini”声名鹊起的OUTKAST产生制作与专辑同系列的电影,MTV认可了这个创意但要拿当时名气更大的Missy Elliott 和Busta Rhymes代替OUTKAST出演。自己的电影作了人家嫁衣两兄弟士气遭到打击。随后他们再构思的《爱德怀德》,终于在两人如日中天的时候面世了。
布莱恩·巴伯撰写这个故事的初衷是为了在被饶舌和街舞塞满脑子的年轻人心中培养他们对爵士时代的感情,让他们知道嬉哈、R&B是怎么从威灵顿公爵、Cab Calloway这些天才的作品衍生出来的;OUTKAST推动了嬉哈音乐的发展,自然也要担负起教育年轻人娱乐不忘本的责任,影片也瞄准了OUTKAST的广大粉丝,而为了在教育前先把目标观众抓在手中,OUTKAST同时担任影片音乐监制,亲自操刀所有曲目创作乃至编排,也正因为二人在音乐水准上精益求精,影片才一再修改背景音乐而姗姗来迟。
OUTKAST的90分钟MTV
布莱恩·巴伯显然不想把《爱德怀德》拍成黑人音乐发展史,为了让影片因为现代而更好理解,30年代实际上纯粹被简化成一个舞台背景,布莱恩·巴伯赋予了它许多《红磨坊》式的-甚至《天使爱美丽》式-的美术效果:OUTKAST的音乐在Cab Calloway的腔调上混合了骚灵、散拍和说唱等风格,安德烈·本杰明和安东万·安德鲁·巴顿的唱腔也游走与爵士时代的回忆和嬉哈之间;
而影片中最招人眼的舞蹈场面更是邀请了三度获东尼奖的Hinton Battle与其“代表着美国多元化文化传统“的舞台实验室的演员们一同为影片设计了一整套混合舞步,于是在30年代的酒吧舞台摇摆舞、踢踏舞、嬉哈街舞将融合在一体出现,跨越近八十年的音乐与舞蹈在影片中重叠了,似乎把历史界限也模糊了,加之不时出现的动画效果,在不能追讨如何还原历史真相的条件下,《爱德怀德》把歌舞表演片段反复推上激情顶峰,布莱恩·巴伯对OUTKAST的知根知底、情谊深重把这个故事作为最好的宣传片送给了将在8月22日上市的电影原声。
入夜,阿金潜入切斯家空空荡荡的房子里。但他的运气实在太差了,他发现已经有人先行来到这里。那个自称“收藏家”的神秘男子似乎目标并不在钱财,而是人命。阿金想要知难而退,结果发现自己被困在了这所地狱一般的房子中……
不久,警方找到了被火烧焦了的娜塔莎的父亲。直觉敏锐的赞斯觉得事情不简单,他在现场仔细搜寻,终于发现了被箭射穿的娜塔莎父亲的士兵牌,从而确定了娜塔莎父亲是被人射杀的。赞斯和娜塔莎通过调查,发现了新奥尔良市有一伙暴徒,他们专门找一些无依靠的退伍军人,然后让富人们像猎杀动物一样猎杀他们。赞斯和娜塔莎决心要将这伙冷酷的暴徒乘之于法!
她们虽然找到藏宝所在,却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黑白数股势力接连向她们袭来。猜疑、恐慌旋即在这临时组合的三人中间蔓延,惨烈的争斗不可避免,谁会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本(马修·布罗德里克 Matthew Broderick 饰)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儿童歌曲创作歌手,可现实是残酷的,他似乎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为了维持生计,本还从事着校对的工作,但在不久之前,他得到了解雇通知,这也就意味着,本彻底成为了无业游民。
在事业一败涂地的同时,本也没能够扮演好一个父亲的角色。答应带女儿出去玩的他,留给女儿的只有不断的承诺以及不断的爽约。在纷乱的生活中,唯一能让本放松的,就是和自己的室友艾博(迈克尔·威廉姆斯 Michael Kenneth Williams 饰)在一起抽大麻打屁。艾博生病了,可是政府福利部门却并不想支付本应该由他们负担的医疗费,本决定为了自己的朋友替身而出,将福利部门告上了法庭
本片根据美国小说家考麦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作品改编。
英国女记者凯特·戴维斯(米拉·索维诺 Mira Sorvino 饰)在前线采访时,与她的爱人美国记者菲利普·帕克(加布里埃尔·伯恩 Gabriel Byrne 饰)失散,被困列宁格勒。孤立无援的凯特幸得列宁格勒义勇军女警妮娜(欧嘉·苏图洛娃 Olga Sutulova 饰)的帮助与庇护。两人坚守在冰天雪地的战火之中,与饱受饥饿折磨的苏联军民一起,为生存而战。
全美最受欢迎的老太太湃玛蒂亚(泰勒·女派瑞饰),特立独行的她依然随身带着手枪到处行侠仗义,热心肠地帮助那些即便是不想要她来帮忙的人们。在上次因为多管闲事闹得还折腾进了监狱,出来后的玛蒂亚老实了一段时间后,眼瞧着又消停不住了。几个毛头孩子闯进了她的生活里,为首的是16岁的珍妮弗(侯普·威利森饰),这几个小孩可把玛蒂亚折腾得够呛,一怒之下玛蒂亚带着他们准备去找珍妮弗的家长算账,结果却发现珍妮弗的家里问题不少。
带这群孩子的是他们的姨妈爱普莉(塔拉吉·P·汉森饰),她目前正在为着自己的理想与现实而苦恼。爱普莉想做一个歌手,不过生活的琐碎、家庭的负担却拖得她根本没法达成自己的理想,导致她只能晚上在酒吧里面当个不成气候的驻场歌手,还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家庭收入全靠他的男朋友。最爱多管闲事的玛蒂亚的冲动劲又上来了,她决定要帮助爱普莉解决他们家里的各种问题,另外还要想尽一切办法让爱普莉能真正的做一名蓝调歌手…
【搜狐科学消息】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最近一个文明世纪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我们的技术、知识和财富能否拯救我们自己?我们人类社会真的会崩溃吗?据世界许多顶级科学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除非我们现在开始采取措施。
今年9月,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将播放长达2小时的有关《地球2100》的生动专题片。在此专题片中,全球最伟大的头脑将集合一起,从2100年倒计时开始,告诉我们得怎样做才能幸存到下一个世纪。与此同时,他们还预告我们,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将会发生什么。
太平洋学院院长彼得·格雷克表示,现在就是我们行动的时候。“这个世纪将决定人类是死亡还是活下来的一个世纪,也是决定我们是否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物种的世纪。当人口继续增长时,当我们的资源消耗增加时,我想我们越来越接近灭绝的边缘。”
专家表示气候的极端变化,再加上资源减少,还有饥荒、战争和疾病的频繁爆发,可以在100年之内有潜力创造一个“盘古开天”后的世界。美国哈佛大学气候学家约翰·霍尔德斯表示,我们不能继续朝同样的路线前进。“如果我们继续按往常一样生活,我们将看到更多的水灾,更多的旱灾,更多的热浪,更多的森林火灾,更多的冰融化,水平面上升更快。我们得在10年之内开始纠正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还将放慢我们的步伐,到2015年,我想这时几乎不可能让世界避开气候变化的影响,到时没有无法忍受的开支,我们根本不能治理地球。”
为了避免这种恐怖的未来,我们得开始设想它。在空前发展的网络时代,美国广播公司正在邀请全球各地的人们将这种未来带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该公司正请求你用你的想象力来打造有关下个世纪生活状况的简短视频。通过利用来自顶级专家们的预报,他们将让参与者简单描绘2015年、2050年、2070年和2100年全球的环境状况。他们还想让你描绘在你眼前发生的各种危险。
网上所得的这些简短视频将结合顶级科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规划,生成一个有关我们未来所面临危险的强大有力的网上描述。他们将选择最引人注目的报告,制成《地球2100》专题片的主题内容。(元元)
本片获伦敦影评人协会最佳新人奖提名(比尔·米尔纳)。
然而,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泰勒并没有足够的威信说服阿曼达弃恶从良,不仅如此,他也因为赌债而惹上了一身的麻烦。一连串意外的发生让泰勒和阿曼达同时感受到,他们已经深陷泥潭,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本片根据美国作家Lisi Harrison同名畅销少女小说的第一部改编。
我(旺才)是西西里岛人
可我没骗人
长官,我知道政策,我全交待!
那是一个漆黑的黑夜,除了姑娘几乎什么也看不见。
我就在这个城市的街上溜达。
我在想象我这样伟大的人能干点什么才能吃饱肚子呢?
于是乎
我看到有位漂亮姑娘就躺在街边。
长官,能给支烟吗?
她(丽香)居然比我还穷!我问过,但我还是毅然带她回了我家。
她非常漂亮,非常可爱,非常迷人,非常……
可我非常没钱!我为了挣到一大笔钱,我和我周围的人使出各种手段
记者变成混混警察……
黑帮老大的暂住证又被偷了……
整个世界在那个晚上混乱了,人们的智商有的大幅度的提高或降低
她是个非常善良并且善良的姑娘
长官,能给个火儿吗?
我爱上她了!犹如爱上好吃的水煮鱼。我想救她!
可事情变得令人无法相信……您要相信我……
长官…我讲的是真话!
长官…我讲的…真话!…长…官…
哎呀……谁扔的烟灰缸儿?
在一本由英国作家霍华德·苏尼斯撰写的鲍勃·迪伦非官方自传中,大部分是关于迪伦的童年时代和家庭生活。书中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更多信息,特别是与他的妻子苏拉(夏洛特·甘斯布饰)。除此之外,霍华德·苏尼斯还爆料了这位老牌摇滚歌手的一件秘密绯闻,他与自己的一位伴唱歌手从1986年开始有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婚姻。每一段故事都表现了迪伦活泼善变的性格特征中的一个方面,影片也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拍摄每个故事,分别用不同的主题与之相匹配:Woody (马库斯·卡尔·富兰克林饰)一个11岁的黑皮肤男孩,总是在奔跑中;Robbie(本·威士肖饰)一个风流倜傥的创作歌手,总是在路上;Jude (凯特·布兰切特饰)年轻的雌雄同体的摇滚巨星;John/Jack (克里斯汀·贝尔饰)一位重新找到自己、传递福音的民谣偶像;Billy (理查·基尔饰)大名鼎鼎的不法之徒,一个活着的奇迹但正在渐渐老去。
幕后制作:
【六人饰演鲍勃•迪伦】
为了在银幕上塑造鲍勃·迪伦,你能想象出一共需要几位演员吗?
托德·海因斯用他的新片《我不在那儿》给出了答案——六位。这是一部“导演心目中的鲍勃·迪伦传记片”,电影非常怪异地启用六位演员扮演鲍勃·迪伦的六个方面,其中包括克里斯汀·贝尔、海斯·莱杰、理查德·基尔,甚至还有女星凯特·布兰切特。
少年时期的迪伦由黑人马库斯·卡尔·富兰克林扮演,凭借李安拍摄的《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而获得第78届奥斯卡奖提名的澳洲影星希斯·莱杰刻画了音乐家迪伦,英国演员本·威士肖(《香水》Perfume2006) 塑造了痴迷于19世纪法国诗人兰波的迪伦。克里斯汀·贝尔《蝙蝠侠:开战时刻》在电影中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饰演迪伦——迪伦主张音乐时期,代表作如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以及歌手皈依宗教阶段探索福音音乐。
理查·基尔扮演的迪伦正如导演托德·海因斯所描述的那样,有一种“西方嬉皮士”的味道,混合了迪伦歌曲中的虚构角色并且象征了他从公众眼中消失的那段时期。海因斯表示:“我们把迪伦放回到他自己的困扰中,同时还要比他的真实生活走得更远一些。”
鲍勃·迪伦的1960年代中期最具有争议,当时他从民谣转型到电子摇滚的做法遭到一些听众谴责。这一阶段的迪伦由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获得者凯特·布兰切特出演,这一段黑白画面的处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让人回想起费德里科·费里尼1963年那部著名的《八部半》。
【不同以往的音乐传记片】
虽然近年来有《灵魂歌王》Ray(2004)以及《一往无前》Walk the Line(2005)等音乐传记电影让这一类型片重新焕发生机,《我不在那儿》明显打破了所有现实的窠臼,想在其主题上创造一种更具诗意的影像。导演兼联合编剧托德·海因斯(执导了《天鹅绒金矿》和《远离天堂》)表示,正如用不同演员表现不同的方面,通过不同的基调和风格来展现一系列小插画,他想要制作一部“有些不同于传统传记片的电影”,“这不是一部照本宣科讲述迪伦生活的电影,我们想要突出强调观念上以及风格、流派和特性的巨大变化。”
影片用一种近似于摘要的方法将迪伦的一生按照时间顺序串联起来,他以其随心所欲的哲学观,成为整个时代最具先锋姿态和神秘色彩的艺术家。“多年以来,鲍勃·迪伦从来都拒绝自己以往扮演的角色。他不断地前进又不断地否定自己。我的想法就是用不同的演员扮演同一个人,用差异来诠释这个永远在路上的人。” 海因斯曾对《娱乐周刊》说,“电影从他的生活中汲取素材,六位鲍勃•迪伦会站在一起告诉我们,鲍勃·迪伦到底是谁。”值得一提的是,鲍勃·迪伦曾作曲并且联袂主演了山姆·佩金法的电影《比利小子》Pat Garrett and Billy the Kid(1973)。迪伦为本片的电影工作者们送去了自己的问候,但他并没有亲自参与到电影的制作和原声音乐的过程中。
在本片中出演配角的包括英国女星夏洛特·甘斯布(《21克》)和曾在托德·海恩斯导演的《远离天堂》中担任女主角的演员朱丽安·摩尔,饰演女模特可可·里维顿的是在《断背山》中担任女配角的演员米歇尔·威廉姆斯。海因斯本人是本片编剧之一,影片的拍摄制作还得到了鲍勃·迪伦本人的协助。影片于2006年7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开拍。
【出自于地下室磁带】
导演托德·海因斯曾经在1987年拍摄过影片《超级巨星卡朋特》(Superstar: The Karen Carpenter Story),用芭比娃娃演绎了卡朋特乐队的一生,在另一部影片《天鹅绒金矿》(Velvet Goldmine,1998)向华丽摇滚年代致敬并成就了伊万·麦克格雷格。
电影的名称来源于鲍勃·迪伦的一首并不算出名的情歌,出自《地下室磁带》(The Basement Tapes),这是一张极具试验性的私自出版专辑,发行于1960年代末期。大意是他打算离开他爱的姑娘独自上路。歌词中这样写道:“我总是在诱惑面前犹豫不决,现在诱惑不再跟随我,但我已不在那里,我已远去。”根据托德·海因斯的介绍,这首歌曲也会出现在电影中,由音速青年乐团演唱。海因斯在评价迪伦的原专辑时说:“他有一张不太完美的唱片,感觉非常原始自然,但它依旧又是华美的。这是一首伤感、像谜一样神秘的歌曲,在他演唱的时候完全沉浸在歌词的氛围之中。甚至在他的有些歌词中是不太连贯的,这更增加了整件作品悲剧性的神秘色彩。”
影片严格要求音乐人必须具有艺术的完整性,而不是近期草率创作出的一些短暂流行的东西。音乐监督Randall Poster指出为了编辑收录的作品,他花费了两年的时间,期间淘汰了一大批不合格的音乐人:“我们需要卓然不群的音乐家来录制他们的作品,需要借用的是他们与众不同的风格而不只是一味的模仿。但他们只是知道如何去演奏迪伦的歌曲。”
花絮:
·鲍勃·迪伦1941年5月24日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城,不管对一个健康的66岁男人进行人生回顾是否合适,鲍勃·迪伦现在已经成为热衷于传记题材导演的目标。几年前,马丁·斯科塞斯就曾经用4个小时的真实史料制作的记录片《家园迷途》(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2005)编写了鲍勃•迪伦的一生。
·在影片最后播放的结束曲是音速青年乐队(Sonic Youth)翻唱的迪伦经典老歌“我不在那儿”I’m Not There,出自鲍勃·迪伦地下唱片系列之一。
·《我不在那儿》还未正式上映之前,就有一小段电影胶片在网络上泄漏出去,正是凯特·布兰切特饰演鲍勃·迪伦在路上遇见诗人爱伦·金斯堡的几分钟画面。
·2007年7月26日,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办方公布了参加竞赛单元的22部各国影片名单,美国导演托德·海因斯执导的关于诗人歌手、民谣摇滚大师鲍勃·迪伦生平和音乐的影片《我不在那里》名列其中。
·这部电影原来的片名是“我不在那儿,一部关于迪伦诸多猜想的电影”。
·《我不在那儿》的电影原声请来了超过30位歌手和音乐人来制作鲍勃·迪伦新版本的音乐。电影原声唱片预计在今年十一月21日发行,并不是所有的原声最终都能用在影片当中,正因为如此制片方希望还能从中再增加两张原声带的唱片。
·同性恋者托德·海因斯以往的电影作品中还有几部直接涉及同性恋题材,其中包括获四项奥斯卡提名的《远离天堂》(Far from Heaven,2002年)、获柏林电影节同性恋题材单元泰迪熊奖的《毒药》(Poison,1991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的《天鹅绒金矿》(Velvet Goldmine,1998年)等。
得知妻子背叛了自己,维克多感到非常的痛苦,但他并没有想要同妻子离婚,恰恰相反,深深爱着海拉瑞的他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挽回妻子的心。在维克多如同春风化雨般的关怀下,海拉瑞终于认清了查尔斯的真面目。
约翰不仅不像想象中的凶残,相反,他出奇的温厚、机智。约翰的到来给狱中的各人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老囚犯特里沃的小老鼠注入了生命的强度,给特里沃最后的人生带来最后的慰籍;神奇的拯救了被病痛折磨的保罗和马琳达;将金保斯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保罗这些天也从约翰身上看到了人生的真谛。
约翰行刑的那天终于到了。